雙城記:心裏流眼淚 臉上還得笑
《天下第一樓》在香港演完粵語版,雙城又在北京首都劇場開張。記心歷經33年《天下第一樓》是裏流臉上3名偷渡者懸坐貨輪尾舵航行11天北京人藝演出場次最多的戲之一,僅次於《茶館》、眼淚《雷雨》。雙城
何冀平
《天下第一樓》在香港演完粵語版,記心又在北京首都劇場開張。裏流臉上歷經33年《天下第一樓》是眼淚北京人藝演出場次最多的戲之一,僅次於《茶館》、雙城《雷雨》。記心
下午5點,裏流臉上3名偷渡者懸坐貨輪尾舵航行11天離首都劇場開場鐘聲響起還有兩個半小時,眼淚演員已經在後臺開始化妝。雙城十來間化妝室基本沒有聲音,記心說話也是裏流臉上輕輕的,這是北京人藝老一輩演員留下的傳統,這個時候誰也不能打擾演員,他們已經開始入戲。
這部戲人物眾多,個個都有個性,去年新排演的第四版,卻多數是年輕演員,基本不到40歲。戲中兩個大男主,一個掌櫃盧孟實,一個堂頭常貴,是每次重排我最關注的重點,這次粵語版演出,最早謝君豪想演常貴,是我的一番講述,改變了他的想法。
這一版人藝版,兩大重頭換了年輕演員王雷和雷佳。王雷是剛捧回飛天獎的明星演員,也是人藝的臺柱。雷佳曾經演過我的劇本《甲子園》裏,那個輕浮狡猾滿腦子鬼主意的帥哥兒,他演得很好。常貴是《天下第一樓》最有戲的一個,幾乎誰演誰得獎,林連昆老師飾演的第一版常貴已經成為經典,這一版選雷佳演常貴,是導演的慧眼。選演員很重要,選對了,成功一多半,相反,失敗,不是一半,是百分之百。
雷佳把常貴定位為「水一樣存在」的角色,在舞臺上「流淌」著,是我在評論文章中看到的,使我想起36年前,寫此劇收集資料時,採訪「又一順」的堂頭李祥壽,他是戲中常貴的原型。他和我說過的一段,「就說下臺階吧,我下樓梯,不踩臺階,像水一樣出溜」,我印象很深,但沒有和雷佳說起過,他卻想到了,好演員!我至今還沒有看過這一版的演出,雷佳找到的「水一樣存在」的感覺,怎樣表現在常貴身上,還沒看到,但我認可了。
《天下第一樓》大小演員近40個,今天說雷佳,是在「這一天的演出,他在八面玲瓏中、上下翻飛中,與以往多了那麼點不一樣」,2023年3月3日是首場,雷佳的媽媽在與病魔抗爭多年後離世,媽媽走了,雷佳要在舞臺上笑,要一直笑,笑臉迎人,笑對一切,不笑不說話……直到他努力了一輩子,仍舊無法擺脫身份的低微,被家庭、兒子和無休止的笑,拖累到力不從心而倒下……
常貴有這樣一句臺詞:「心裏頭流眼淚,臉上還得笑」,真實生活中雷佳經受了。做我們這一行,都會經受到,或是曾經,或是未來,要經受得起,是修為和對藝術的信仰。
讀文匯報PDF版面- 上一篇:【信而有征】直播PK
- 下一篇:《小家大事》丨“月亮上”的找礦人